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工業廢水中的懸浮固體分類及去除工藝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工業廢水處理中的懸浮固體是指濾渣脫水烘干后的固體(SS):通常指在水中不溶解而又存在于水中不能通過過濾器的物質。包括粘土顆粒、無機沉淀、有機沉淀、有機垢、腐蝕產物等。懸浮固體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態物質含量,懸浮固體是重要的水質指標,也是污水處理廠設計的重要參數。
工業廢水中的懸浮固體包括有機懸浮固體和無機懸浮固體。根據粒徑及去除工藝可將懸浮固體分為:
1、大顆粒懸浮固體(粒徑≥25mm,會影響下游水流及處理工藝運行)。
2、砂礫(如,砂子、礫石、金屬顆粒、塑料顆粒、不完全燃燒殘余物以及其他密度較大的顆粒,其沉降速度較有機物的大)。
3、可沉降固體(在標準英霍夫(Imhoff)錐形管測試中能沉降的物質,如直徑在1μm~25mm之間的微粒)。
4、膠體(粒徑10~10mm,中和其表面所帶的電荷后才能相互凝聚沉淀)。
在雨水徑流及造紙工藝、木材加工工藝、食品加工工藝和化學制劑工藝等生產的清洗過程中,會使砂礫進人工業廢水管道。鋼鐵酸洗產生的軋鋼鱗片具有砂礫的特性(無機組分和高沉降速率),因此可采用相同的處理單元去除。
可沉降的固體和膠體物質可能是無機性的也可能是有機性的,具體取決于其生產的工藝性質。分散劑(如表面活性劑)可穩定懸浮固體使其更難去除,這種情況須具體分析。膠體則通過投加金屬鹽或利用聚合電解質之間的化學絮凝和凝聚作用去除。
那么懸浮固體去除工藝與方法有哪些呢?
工業廢水中的懸浮固體去除方法選擇取決于廢水中固體的起始濃度、所要求的最終濃度、顆粒粒徑、沉降性能、密實性及凝聚特性等。具體的工業廢水,須通過燒杯試驗或中試測定廢水中的固體性質,研究其處理工藝的可行性。
當廢水中的總懸浮固體濃度小于1%(10000mg/L)時,懸浮固體的去除方法包括:篩濾、重力分離以及過濾。
一、篩濾:篩濾包括粗格柵和細格柵。粗格柵的柵間距通常為6~50 mm(0.236~2in),細格柵的柵間距小于6mm。具體選擇則依據被去除顆粒的粒徑和后續處理工藝。
A 粗格柵最常見的粗格柵是條柵,用來保護后續處理設備免受漂浮固體、木板、石頭、枝條等的損壞或影響處理效率。食品廠、制藥廠、制漿與造紙廠、制革廠、化學藥劑生產廠以及紡織廠的廢水處理經常使用條柵。
按清渣方式,粗格柵分為人工清渣格柵和機械清渣格柵兩種類型。
1.小型污水處理廠[流量小于20m/d(5000g/天)]由于需要清渣的次數不頻繁,采用人工清渣格柵較為經濟,但是采用的清渣次數過少或不恰當,會造成柵條間隙堵塞而引起柵前壅水,使格柵去除效率下降,同時引起渠道溢流。
2.機械清渣格柵常用于大的且清渣要求頻繁的污水處理廠,實際工程中較為常見。機械清渣由安裝在環鏈或纜線上的耙子完成,清渣工作在格柵前后均可進行,驅動力由有過載保護的電動機提供。耙子在柵條間移動,將收集到的碎屑拖至裝置頂部的平臺。有些機械格柵為曲線柵條,也由旋轉的耙子完成清渣工作。機械清渣可降低人工費,使水流更連續,柵渣攔截效果好,同時還能減少臭味。
B 細格柵常用的細格柵包括:固定曲面格柵、轉鼓式格柵、切向格柵和震動式格柵,用于去除非膠體顆粒及非絮凝顆粒。
二、重力分離:重力分離依靠靜態條件下固體顆粒在水中的自然上浮或下降,從而達到固液分離的目的。具體是上浮還是下降有賴于固體顆粒的比重。固體顆粒的比重大于液體比重時會下沉,小于液體比重時會上浮。
三、過濾:過濾作為工業廢水處理的一種方法,用于去除廢水中的懸浮固體。
過濾通常應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重金屬的中和沉淀處理之后;
·生物處理后以進一步降低BOD和TSS;
·在車間內生物處理或排放至POTW之前去除廢水中的固體。
過濾系統可將廢水中的懸浮固體降低到更低的水平,常作為進入后續處理工藝之前的深度處理。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更多關于懸浮物、污泥濃度相關的知識及儀器設備等可與我司相關技術人員聯系。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